发布时间:2020-03-20 阅读数:452
杨竞 陈澄
(摘? 要:家校协同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当创新家校协同教育的活动方式,丰富和创新家校协同教育的方法,着力明确家校协同教育的重点,以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丰富性的活动开展家校协同教育。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放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方面,高职家校协同教育的活动机制与活动方式未能有效创新,还要优化家校协同的方式,在统一的教育目标下实现家校协同服务高职学生。
关键词:家校协同? 创新教育? 互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190-02
高职院校家校协同教育应当形成综合性的沟通机制,创新家长与学校保持联系的方法,在一系列趣味性、主题性、实践性的活动中达到转变家长思想观念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当与学生家长在良好的沟通机制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质量,更好地解决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困惑。
1? 高职思政教育家校协同的主要问题
1.1 重视不足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没能正确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没能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思想引导教育活动,思想教育主要围绕着促进学生就业,引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约束学生纪律为主。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未能形成综合性的体系,辅导员承担了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高职院校不重视延伸开展广泛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统一性特征,不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能了解学生个体需要,因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没能从学生家庭情况入手,不能有效取得家长的配合,没能及时的向家长通报学生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不足。
1.2 沟通不畅问题
首先,高校辅导员没能运用网络手段实现家庭与学校的有效对接,没能发挥高职教育对家长的正确引导作用,不能在家校协同的大形势下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不少高职院校的家校协同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以至于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能有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家长不足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出现突发事件时相互不理解、家长推诿责任等情况,不利于高职学生的稳定良好成长。其次,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但是与家长的主动沟通联络不足,不能运用微信群或者APP及时地传递学生的相关信息,学生家长没能借助直观的平台有效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起居情况,没能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觀念的熏陶,因此影响了家长沟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教师没能与家长保持良好和有效的个别沟通,教师不掌握开展学生家长工作的正确方式方法,不能充分利用统一性和个性化的沟通方式,导致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不足,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
1.3 教育理念问题
当前开展家校协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被广泛认可,但是在工作方法与教育理念上还存在着较大分歧。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学生家长、学生与辅导员工作的理念还有待更新。不少高职院校在开展家校协同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着较强的灌输意识,强调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没能真正关心和解决家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起居生活、学业成绩和就业去向,学生家长没能从学生情感状态、个人理想、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思想意识,甚至学生家长一定程度向学生灌输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思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家校协同言不由衷现象,家校协同存在互相排斥的现象。还有的家校协同缺少相互配合的沟通机制,存在着教育真空的问题,存在着弱化家校协同的源动力问题。
1.4 合作不协同问题
首先,家校协同的计划性不足。高职院校没能根据各院系、各年级学生特点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家校协同活动,没能在入学指导、家长课堂、联络机制建设与家长论坛方面提出扎实的举措。其次,家长协同的互动性不足。重点表现为互动的频率较低,信息通报不充分,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提升家长思想教育能力的服务意识,没能在边贯性的沟通中解决家长的具体问题。最后,难以形成综合性的教育,存在着方法、知识和行动弱化的问题,难以建立紧急性和特殊问题的沟通机制,不能在快速响应机制下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家校协同的整体质量水平还有待提高。
2? 高职思政教育家校协同的优化策略
2.1 强化教育地位
为了达到家校协同教育的目标,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当进一步重视家校协同教育,正确认识和开展家校协同教育活动,家校协同教育应当发挥致用理念,强调协同教育同样在“理实一体化”理念下开展。能够从家庭、学校的各自优势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有效弥补短板的基础上促进高职学生思想观念的有效成长。一是高校应当拟定家校协同教育活动计划,加大人力与物力资源的配置,注重由专职部门和专业人员开展家校协同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家庭档案建设,运用有效的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二是还要加大家校协同教育的经费支持,明确各项活动所需预算,进一步在充分的预算保证下扩展家校协同教育的规模,支持相关活动的蓬勃开展。三是还要建立广泛宣传机制,促进家长积极投入到家校协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在家校协同教育理念下树立家服务家长意识,真正帮助家长解决思想难题,达到共同开展家校协同教育目标。四是建立家校协同教育评估机制,明确阶段性的家校协同教育任务内容,总结家校协同教育的得失,把握家校协同思想教育的方向,保证在高职院校的领导下发挥家校协同对学生思想成长的促进作用。
2.2 构建有效平台
现代信息化的环境给家校协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条件,优化家校协同教育的平台,实现高职院校与学生家长的实时、深化、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1)应当搭建家校协同的全方位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优势,能够运用微博、微信、APP等进行有效沟通。通常信息化视频、语音、文件传递机制促进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2)建立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教育人员与家长的个性化沟通机制,切实满足家长有关家庭思想教育方面的需求,主动帮助家长解答困惑。(3)还要成立家长论坛,通过有效的引领促进家长讨论家庭教育问题,在论坛中向家长传递正确的价值思想观念,达到优化家长教育理念目标,更好地发挥家长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4)还要开通家长网校,促进家长在系列专业的公益性、全国性、社会性网站中学习思想教育方法,并且借助APP实现一对一、一对多互动。(5)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家长的需求,根据家庭教育的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信息供给,提升家庭思想教育的个性化水平。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
下一篇:浅谈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